李乾德害死杨展:葬送川南抗清局势,加速永历帝败亡!
明末川南守护者杨展:抗清英雄的悲剧结局
在明朝即将倾覆的动荡年代,四川西南部有一位名叫杨展的将领挺身而出。他不仅成功击退了农民军领袖张献忠,还多次挫败清军攻势,将清军牢牢阻挡在川北地区。凭借这些战功,杨展被南明永历皇帝封为华阳侯,并加授太子少傅等要职。在他的努力下,川南地区得以保全,整个四川的抗清局势也逐渐好转。
然而,这样大好的抗清局面,最终却毁在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手中——此人正是曾被杨展收留的川北巡抚李乾德。
李乾德的投机之路
李乾德,字雨然,四川西充人,崇祯四年考中进士,最初担任中书舍人。崇祯十六年,他被派往湖广担任巡抚,驻守岳州。然而,当清军攻陷湖南后,他仓皇逃往贵州避难。永历帝即位后,李乾德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川北巡抚。
展开剩余75%表面上看,巡抚一职位高权重,但在明末乱世,永历朝廷偏安两广,根本无力为李乾德提供兵马和实际管辖的地盘——当时的川北早已被清军占领,清廷甚至已任命了李国英为四川巡抚。因此,李乾德的川北巡抚头衔,不过是个空架子。
为了在乱世中立足,李乾德开始耍起了小聪明。他私自铸造兵部之印,自称大明朝兵部尚书,还刻制其他官印,四处封赏地方军阀,企图换取粮草。这种拙劣的把戏居然骗过了一些见识短浅的小军阀,让他暂时解决了军粮问题。
更可笑的是,为了笼络军阀袁韬,李乾德还特意刻了一方定西将军大印相赠。袁韬得到朝廷敕封,喜不自胜,却不知这枚大印不过是李乾德私刻的赝品。
骗局被揭穿,贼心不死
后来,李乾德听说川南的杨展兵强马壮,便想故技重施。但杨展身为朝廷重臣,身边谋士如云,一眼就识破了这个骗局。杨展的幕僚当场质问:按朝廷规制,兵部大印应在广西的兵部尚书手中,你这'兵部之印'从何而来?
谎言被当场戳穿,李乾德羞愧难当,再不敢用假印招摇撞骗。但他贼心不死,竟厚颜无耻地向杨展提出要接管川南的财政大权,让杨展只管军事。这个无理要求自然遭到严词拒绝。
不过,杨展念在同朝为官的情分上,还是给了李乾德一条生路:建议他带袁韬的部队驻守重庆,并承诺提供粮饷。可李乾德胆小如鼠,害怕清军南下,不敢前往。最后,他决定投靠杨展,并再次前往游说。
这次,杨展同意让袁韬等人驻守犍为,并继续提供粮饷。袁韬等人感激不尽,甚至与杨展歃血为盟,结为兄弟。
恩将仇报,设计害命
然而,人心不足蛇吞象。在渡过难关后,袁韬、武大定不仅不感恩,反而觊觎杨展治下的富庶之地。李乾德趁机煽风点火:地方钱粮是朝廷公产,岂能由杨展私自分配?况且他占据西南,迟早会尾大不掉。你们先下手为强!
三人密谋后,决定在袁韬生日宴会上除掉杨展。尽管部下和妻子都劝杨展多加防备,但杨展过于相信结义之情,只带了300亲兵赴宴。宴席间,杨展被灌醉后遭伏兵杀害,随行士兵也无一幸免。
得手后,叛军立即攻打嘉定。杨展之子杨璟新坚守四个月后城破,最终被迫向清军投降。
恶有恶报,自食其果
杨展遇害的消息传到永历朝廷,举朝震怒。川陕总督樊一蘅写信痛斥李乾德:嘉陵、峨眉间的百姓能免于张献忠屠戮,全赖杨将军之力。你们在酒席间暗算恩人,天下人会怎么看我们?
厚颜无耻的李乾德竟回信狡辩:拯救时局的大计,岂是你们这些书呆子能懂的?
然而,恶人终有恶报。当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派兵入川为杨展报仇时,袁韬、武大定兵败投降。李乾德被俘押往贵州途中,突然叹息道:'今日亲见杨展显灵,冤冤相报,我还有什么好说的?'说完便投水自尽。
李乾德的背叛不仅让川南抗清力量分崩离析,更为清军南下扫清了障碍,使南明局势雪上加霜。一位本可力挽狂澜的抗清名将,就这样毁在了小人之手,实在令人扼腕叹息。
(参考资料:《南明史》《永历实录》)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看足球盛宴 享田园美食 “农情四季”田园市集惠民促消费活动举行_淮安市_品牌_市民
下一篇:没有了
